TradingView 已成為交易者和投資者中最受歡迎的平台之一,因其全面的圖表工具、技術分析功能以及社群交易社區。隨著交易者尋求更先進的訂單類型來優化策略,一個常見問題浮現:TradingView 是否支持一取消其他(OCO)訂單?本文將深入探討此功能、目前在 TradingView 上的狀況、近期更新,以及交易者應該考慮的事項。
OCO 訂單是風險管理中重要的一環。“One-Cancels-the-Other” 指的是一對或多個相互關聯的訂單,如果其中一個被執行,其他則會自動取消。這種設置允許交易者預設退出點,例如止損和獲利點,而不需持續手動調整。
例如,一位交易者可能會放置包含:
如果先成交的是買入限價(表示進入了該筆交易),則相應的賣出限價就會生效。反之,如果市場先觸及獲利點或觸發止損,兩個掛待訂單都會自動取消。這樣能簡化複雜策略,也有助於在波動市況下避免情緒決策。
截至2024年初,TradingView 本身並未直接內建“ OCO” 功能,但透過與多家經紀商帳戶整合來實現此類訂購。在平台上,雖然提供強大的圖表分析工具,可用於詳細規劃交易,包括設定特定價格警示,但真正下達像是 OCO 這樣高階型態的訂單,多數依賴已連結之經紀商。
許多與 TradingView 整合的經紀商現在都支援原生OCO訂購,可以透過它們自己的平台或API來操作。一旦用戶將經紀帳戶連結到 TradingView 的“Trading Panel”等功能,就可以利用這些經紀商專屬界面下達複雜指令,包括OCO。
然而,要注意的是TradingView本身尚未在核心平台中加入明確標記為“Oco” 的獨立按鈕或選項。換句話說:
因此,你可以藉由支援此功能之經紀商,在連結帳戶後透過他們的平台實現類似OCO策略,但並非完全由TradingView原生支援。
2023年至2024年初,有不少進展促使自動化交易能力提升:
經紀商整合擴展:越來越多支援高階订单类型(如括號订单Bracket Orders,即包含止損/獲利設置)的经纪公司,使得類似傳統OCO效果更易實現。
API存取增強:專業用戶可利用 Pine Script 或外部API,自行撰寫條件邏輯,以模擬OCO等複雜策略。
用戶反饋與社群參與:Trader 社群積極討論如何運用現有工具搭配Broker能力,有效管理風險。
儘管如此,這些改進仍未取代內建“原生”的“Oco Order”按鈕,只是朝著更靈活、更完整解決方案邁進的一大步。
依賴經紀商支持程度:完整功能需看所選擇之券商是否支援高階條件式注文。
學習曲線較陡峭:新手若要建立鏈接或條件式掛待,不熟悉流程可能較困難。
平台限制尚存:由於尚未完全內嵌於核心UI,需要借助外部系統或API腳本才能實作某些需求。
對想利用“OTO”(One-Triggers-the-Others)等相關特色,同時使用Trading View 的用戶:
鑑於各大券商持續開發並逐步推出相關高階Order Type,加上Tradeview 自身宣布 API 存取範圍拓展,可以合理預期,在2024年後不久,更完善、更無縫整合真正ECHO/OCCO命令格式的平台版本將陸續推出。
零售投資人對專業級風控工具需求日益增加,也讓未來版本可能直接把“ Oco Order ” 功能融入Tradeview 核心介面——既簡化操作流程,又符合全球監管要求,提高安全性和可靠度。
理解Order Types 在Trader View 生態中的運作方式,以及持續追蹤即將推出的新特性,有助你善用這套強大工具組,在電子交易環境中保持競爭力。
備註: 請務必了解每種Order Type在你所選擇券 商平台上的具體運作方式,再投入實盤操作,以免誤配置導致意料之外之損失,即使規劃再周全也須謹慎行事。
關鍵詞: trading view oco support | oco orders on trading view | advanced order types | risk management tools | automated trading strategies
JCUSER-IC8sJL1q
2025-05-26 21:42
TradingView支持OCO订单吗?
TradingView 已成為交易者和投資者中最受歡迎的平台之一,因其全面的圖表工具、技術分析功能以及社群交易社區。隨著交易者尋求更先進的訂單類型來優化策略,一個常見問題浮現:TradingView 是否支持一取消其他(OCO)訂單?本文將深入探討此功能、目前在 TradingView 上的狀況、近期更新,以及交易者應該考慮的事項。
OCO 訂單是風險管理中重要的一環。“One-Cancels-the-Other” 指的是一對或多個相互關聯的訂單,如果其中一個被執行,其他則會自動取消。這種設置允許交易者預設退出點,例如止損和獲利點,而不需持續手動調整。
例如,一位交易者可能會放置包含:
如果先成交的是買入限價(表示進入了該筆交易),則相應的賣出限價就會生效。反之,如果市場先觸及獲利點或觸發止損,兩個掛待訂單都會自動取消。這樣能簡化複雜策略,也有助於在波動市況下避免情緒決策。
截至2024年初,TradingView 本身並未直接內建“ OCO” 功能,但透過與多家經紀商帳戶整合來實現此類訂購。在平台上,雖然提供強大的圖表分析工具,可用於詳細規劃交易,包括設定特定價格警示,但真正下達像是 OCO 這樣高階型態的訂單,多數依賴已連結之經紀商。
許多與 TradingView 整合的經紀商現在都支援原生OCO訂購,可以透過它們自己的平台或API來操作。一旦用戶將經紀帳戶連結到 TradingView 的“Trading Panel”等功能,就可以利用這些經紀商專屬界面下達複雜指令,包括OCO。
然而,要注意的是TradingView本身尚未在核心平台中加入明確標記為“Oco” 的獨立按鈕或選項。換句話說:
因此,你可以藉由支援此功能之經紀商,在連結帳戶後透過他們的平台實現類似OCO策略,但並非完全由TradingView原生支援。
2023年至2024年初,有不少進展促使自動化交易能力提升:
經紀商整合擴展:越來越多支援高階订单类型(如括號订单Bracket Orders,即包含止損/獲利設置)的经纪公司,使得類似傳統OCO效果更易實現。
API存取增強:專業用戶可利用 Pine Script 或外部API,自行撰寫條件邏輯,以模擬OCO等複雜策略。
用戶反饋與社群參與:Trader 社群積極討論如何運用現有工具搭配Broker能力,有效管理風險。
儘管如此,這些改進仍未取代內建“原生”的“Oco Order”按鈕,只是朝著更靈活、更完整解決方案邁進的一大步。
依賴經紀商支持程度:完整功能需看所選擇之券商是否支援高階條件式注文。
學習曲線較陡峭:新手若要建立鏈接或條件式掛待,不熟悉流程可能較困難。
平台限制尚存:由於尚未完全內嵌於核心UI,需要借助外部系統或API腳本才能實作某些需求。
對想利用“OTO”(One-Triggers-the-Others)等相關特色,同時使用Trading View 的用戶:
鑑於各大券商持續開發並逐步推出相關高階Order Type,加上Tradeview 自身宣布 API 存取範圍拓展,可以合理預期,在2024年後不久,更完善、更無縫整合真正ECHO/OCCO命令格式的平台版本將陸續推出。
零售投資人對專業級風控工具需求日益增加,也讓未來版本可能直接把“ Oco Order ” 功能融入Tradeview 核心介面——既簡化操作流程,又符合全球監管要求,提高安全性和可靠度。
理解Order Types 在Trader View 生態中的運作方式,以及持續追蹤即將推出的新特性,有助你善用這套強大工具組,在電子交易環境中保持競爭力。
備註: 請務必了解每種Order Type在你所選擇券 商平台上的具體運作方式,再投入實盤操作,以免誤配置導致意料之外之損失,即使規劃再周全也須謹慎行事。
關鍵詞: trading view oco support | oco orders on trading view | advanced order types | risk management tools | automated trading strategies
免責聲明:含第三方內容,非財務建議。
詳見《條款和條件》